自2021年12月23日零時起,西安市疫情防控措施升級。消息一經發布,市民們紛紛購買糧、油、菜、蛋、奶、肉等高頻生活必需品。盡管市場監管部門持續依法嚴厲打擊借疫情之機,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以次充好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但陜西省政協委員、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調研發現,當前部分線上線下商戶借疫情哄抬物價的現象依舊存在。
郭立宏指出,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商品供應鏈緩慢、政府儲備糧投放不及時,消費者所能選擇的商家太少,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信息公開渠道不夠暢通,助長了一些商戶借疫情哄抬物價的現象。
建議中,郭立宏提出,應該建立物價信息公布機制。通過各種渠道向社會公開生活日用品市場價格,引導市場有序發展的同時,保證商品的市場價格在合理區間內漲跌,既規范了商場、超市和菜場的定價行為,又防范了部分商家哄抬價格的不正當行為。
同時,要搭建疫情防控生活必需品供應鏈。充分發揮疫情防控中政府的主導作用,向在疫情防控中承擔保供任務的生活必需品流通企業傾斜,支持做好貨源組織、儲備和對接調運,確保糧、肉、蛋、奶等高頻生活必需品供應鏈不斷鏈,切實保障市場供應。盡可能縮短商品從貨源地到批發市場到零售市場再到居民家中的運轉時間,避免造成居民恐慌性地哄搶物資。
及時投放政府儲備糧、油、肉、菜,針對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做好儲備糧投放精準測算。郭立宏認為,由于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潛伏期,所以解除封閉管理的具體時間目前并不明朗,一旦疫情持續惡化,進行長達一到兩個月的封閉管理,可能就會導致很多無法工作的中低收入者生活陷入困境。因此,要及時做好生活儲備物資的投放工作,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此外,還應強化線上、線下兩條線的商品價格監管,遏制物價過快上漲趨勢。尤其是加大對互聯網商家的檢查力度,一旦發現哄抬物價行為,要進行嚴肅處理,同時向社會通報,形成震懾力。通過規范市場定價行為,穩定商品市場價格,為西安市經濟發展營造良好價格環境。
原文鏈接:https://qinwen.sanqin.com/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938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