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接陜西省科技廳通知,為深入貫徹落實《陜西省“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加力加速推進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加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人才培養、企業培育,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支撐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廣泛征集需求、組織專家論證的基礎上,省科技廳組織編制了2023年度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現就項目征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計劃類別
(一)陜西省重點研發計劃
包括:一般項目、重點產業創新鏈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二)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
包括:面上項目、青年項目、重點項目、杰出青年項目。
(三)陜西省技術創新引導計劃
包括:科技成果轉化計劃、廳市聯動重點項目(定向申報)、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倍增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服務平臺后補助(詳見附件)。
(四)陜西省創新能力支撐計劃
包括:軟科學研究計劃、科技創新團隊計劃、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外國專家服務計劃(指南不公開發布)。
二、申報要求
(一)項目申報單位。牽頭申報單位應為陜西省境內注冊的企業、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時間為2021年5月9日前,有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范。
(二)項目負責人。項目申報單位應明確項目負責人,一般應為申報單位的在職人員(若為兼職人員,須提供在職單位批準兼職和兼職單位聘用的有效證明)。項目負責人需具有領導和組織開展創新性研究的能力,是該項目主體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實際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員,且保證項目執行期內在職,有足夠的時間用于該項目研究工作。國家機關的公務人員不得申報項目。
(三)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中不得出現可能影響評審公平公正的相關信息(包括項目負責人姓名、項目組成員姓名、依托單位名稱、合作單位名稱等),描述時可用“*”代替,否則視為項目負責人故意泄露相關信息,形式審查將不予通過。
(四)限項要求
1.每個項目負責人限申報本年度各類科技發展計劃項目1項。
2.在研項目負責人不得申報除杰出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計劃、青年科技新星以外的其他省級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在研項目為杰出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計劃、青年科技新星的,可申報除在研項目類別外的其他類省級科技發展計劃項目。
3.不得多頭申報和重復申報。禁止同一項目同時申報多個不同類別省級科技計劃,禁止同一個項目通過多個推薦單位申報。
(五)誠信要求。科研任務嚴禁轉包、分包。項目申報單位、參與單位、負責人及團隊成員誠信狀況良好,無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嚴重失信行為記錄和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項目申報單位及參與單位要對申報材料審核把關,杜絕夸大不實、弄虛作假。項目負責人在申報時須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對材料的真實性和合規性等作出信用承諾。如發現信息不實,將取消項目立項資格,并降低申報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的科研信用等級。
(六)各類科技計劃的具體申報要求詳見各申報指南(附件)。
三、申報程序
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均通過“陜西省科技業務綜合服務信息系統”(ywgl.sstrc.com)進行網絡無紙化申報。
項目負責人應按指南要求,審慎選擇擬申報的計劃類別,在線填寫申請書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申報書將作為形式審查、項目評審、簽訂合同的依據,不得降低指南目標任務和約定要求。
(一)時間要求。項目申報單位和推薦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完成提交,超過規定時限的不予受理。
1.申報時間:2022年5月10日9:00至2022年6月28日17:00。
2.推薦時間:截止至2022年7月5日17:00。
(二)申報流程。項目負責人填寫、提交項目申請書,經申報單位及推薦部門(直報單位除外)逐級審核,生成電子申報材料(帶有受理編號、條形碼和水印)。電子申報材料生成后不予退回和修改。
(三)注意事項
1.申報時無需提交紙質申請材料(立項項目簽訂合同時須提交一份紙質蓋章申請書留檔)。
2.所有項目在申報時無須提交查新報告。擬立項的重大重點項目由省科技廳委托專業機構統一查新。
3.陜西省科技業務綜合服務信息系統專家庫常年開放注冊。項目申報人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需在完成專家注冊后進行項目申報,已注冊的項目申報人應及時更新個人專家庫信息。
四、重點支持
(一)優先支持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落地的項目。重大應用型、市場導向類、產業化目標明確的科研項目應由企業牽頭申報,鼓勵產學研協同合作。多個單位組成申報團隊聯合申報的,應事先簽訂合作協議,明確牽頭單位和任務分工。
(二)重點產業創新鏈項目原則上需企業或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申報。
(三)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擬上市企業等申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
(四)鼓勵聯合國內外高層次科研單位和團隊申報計劃項目。
(五)鼓勵項目承擔單位設立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參加科研工作。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
五、其它事項
(一)推薦單位
1.各設區市、楊凌示范區、韓城市科技局,西咸新區管委會、西安高新區管委會負責推薦行政區內所轄單位的申報項目。
2.中央在陜及省屬的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及其他科研事業類單位直接報送。
3.省屬大型企業集團可作為推薦單位。西北有色院、陜西科控集團所屬科研院所及其子公司由母公司推薦申報
各推薦單位應在本單位職能和業務范圍內推薦,并對所推薦項目的真實性等負責。
(二)項目預算
1.各類科技計劃支持額度詳見具體計劃的申報指南。
2.申報時只需填寫項目總投資和申請政府資助經費,無需填寫詳細的經費預算表。重大重點項目在收到擬立項通知后,須提交詳細的經費預算表,作為項目預算評審的依據。簽訂合同時,實際資助金額不足部分由項目承擔單位自籌補齊。
3.按照《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省級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22〕3號),對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的全部項目,省創新能力支撐計劃中的軟科學研究項目、科技創新團隊項目及秦創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用項目實行經費包干制,由項目負責人和科研團隊在規定范圍內根據科研實際需要自主決定使用。
六、聯系方式
(一)省重點研發計劃
一般項目、重點產業創新鏈(工業領域)項目聯系人:席蒙(高新技術處),電話:029-88440994
一般項目、重點產業創新鏈(農業領域)項目聯系人:李艷楊(農村科技處),電話:029-81770897
一般項目、重點產業創新鏈(社會發展領域)項目聯系人:鄭會娟(社會發展科技處),電話:029-87294140
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聯系人:王瑩(對外合作與交流處),電話:029-81294887
(二)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
聯系人:高云(基礎研究處),電話:029-81129231
(三)省技術創新引導計劃
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聯系人:董欣(成果轉化處),電話:029-81294835
廳市聯動重點項目聯系人:許海晗(區域創新處),電話:029-81294670
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倍增計劃項目聯系人:高陽(區域創新處),電話:029-87292778
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服務平臺雙向補貼項目聯系人:張巖實(資源配置與管理處),電話029-87294281
(四)省創新能力支撐計劃
科技創新團隊項目聯系人:周瑩(人事處),電話:029-81776101
軟科學項目聯系人:喬順利(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處),電話:029-87294265
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項目聯系人:何江波(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處),電話:029-81294839
外國專家服務計劃項目聯系人:白宇(引進國外智力管理處),電話:029-87294148
(五)總體咨詢
未盡事宜,請向省科技廳資源配置與管理處(重大專項處)咨詢:
聯 系 人:張巖實 陶鵬飛 薛向宏
聯系電話:029-87294281,029-81773390
技術支持電話:18089296080
西北大學科技處計劃項目科
聯系電話:88302962
聯 系 人:王遠棟
郵箱地址:likeky@nwu.edu.cn
申報注意事項:
1. 請在填報申請書時注意,總經費為專項經費與自籌經費的總和,專項經費即為科技廳撥付經費,所以必須填寫。例如,申請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一般項目,申請立項經費為3萬,就在專項經費中填寫3萬,若無自籌經費,總經費也為3萬。
2. 填寫項目申請書時(除包干制項目),間接經費按照專項經費的比例要求預算,必須預算管理費,管理費為專項經費的5%。
3. 在項目申報截止日前,有在研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的人員,若能驗收通過,驗收通過后也可申報2023年科技發展計劃項目。
4. 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中一般項目、重點項目,不支持同一個項目同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立項,不支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人申請。
5.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及省軟科學研究計劃、省青年科技新星計劃實行經費包干制,申報項目不用填寫預算明細。
6. 申報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重點項目需依托省級及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或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申報。
7. 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需錄入評審專家信息,要上傳職稱證或人力資源部出具的證明。
科技處
2023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