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巡展第一站 “印記初心——大眾篆刻作品展”在西北大學開展

9月6日,“印記初心——大眾篆刻作品展”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圖書館開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駱芃芃,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錢曉瑾,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冀映秋,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副主任、紀委書記、工會主席馬放瑞,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徐晉以及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貿國際會展有限公司、中車西安車輛有限公司、中國建材西安墻體材料研究設計院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和西北大學師生參加了開展儀式。儀式由西北大學黨委副書記張清主持。

展覽以“鑒印憶黨史 永遠跟黨走”為主題,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四大部分,共創作和展出300余枚大眾篆刻作品。參展的印文,選自《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國共產黨100年大事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改革開放40年大事記》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相關報道。展覽以印章的形式,用篆刻藝術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的光輝足跡和偉大成就。

集中展出的篆刻作品,由全國篆刻專業工作者、大中小學師生、企業員工和科研單位職工設計創作,在繼承中華篆刻文化的基礎上,廣泛采用新字體、新材料、新造型和新工藝,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王亞杰在致辭中指出,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時刻,“印記初心——大眾篆刻作品展”在西北大學開展,是一堂獨具匠心的黨史教育課、別開生面的文化教育課、別具一格的自信教育課。他簡要介紹了西北大學的紅色育人史和學校在育人實踐中不斷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的成效經驗,希望全校師生員工進一步提升黨史學習教育和育人工作質量,不斷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涵,為更好傳揚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氣派貢獻“西大力量”。

駱芃芃、錢曉瑾、冀映秋、王亞杰共同為展覽揭幕。

參展作品作者代表、西北大學藝術學院學生高佳欣同學在發言中表示要繼續用藝術的形式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黨的故事,創作更多有溫度、有情懷、有信仰的作品。

駱芃芃代表主辦方在講話中指出,此次展覽以時間為脈絡,用300余枚印章記錄并串聯起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重大事件,在欣賞印章藝術的同時,重溫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光輝歷史,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指出的“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的當代價值、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的精神主旨。她說,“此次展覽在千年古都西安,在有著近120年悠久歷史的西北大學舉辦,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幸。西北大學是全國重點綜合大學,是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印記初心—大眾篆刻作品展’能夠在這里舉辦,更加彰顯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魅力。”

冀映秋在講話中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對作品展順利開展表示祝賀。他指出,多年來西北大學系統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工程,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豐碩成果。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用活育人資源、辦活教育形式、講活黨史故事,為不斷增強學習教育親和力、提升學習教育實效性作出了積極探索。他希望,西北大學能夠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豐富大學文化內涵、凝練育人工作特色,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理想信念價值、凝聚激勵價值、情感陶冶價值,積極推進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不斷內化為師生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自覺,使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新時代培育一流人才、產生一流成果的獨特優勢。

本次展覽是“印記初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全國巡展的首展。該展覽由中央文獻出版社、西泠印社指導,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等聯合國內150余家單位共同舉辦,今年6—7月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和復旦大學同時舉行。

“印記初心——大眾篆刻作品展”將在9月6日至28日進行,西大將組織全校師生員工分批次觀展。同時,還將邀請省內高校、社會各界來校觀展,以期對不斷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內涵、創新開展“四史”教育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原文鏈接: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amucsite//pad/index.html?id=9217417&site=4#/detail/9217417?site=4

< 上一篇

全國巡展第一站 “印記初心——大眾篆刻作品展”在西北大學開展

開學季 校長談讀書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