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接日本國際藝術研究院通知,著名中國人物畫家、西北大學藝術學院鄧益民教授的《水墨人物寫生系列作品》經東京都美術館國際大展專家委員會評審,榮獲藝術領域2021年日本文部科學大臣獎,此獎為本屆唯一。獎狀由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萩生田光一署名,蓋文部科學大臣公章,驗日本國際場合及政府文件所用國家徽章“五七梧桐花紋”鋼印。

鄧益民水墨人物寫生系列之研究生一 2019年
“日本文部科學大臣獎”由日本政府設立,主要表彰文化藝術、教育、科學技術、學術、體育和國際文化交流等領域,取得優秀成果或長期以來為領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者。藝術領域獎勵戲劇、電影、音樂、舞蹈、文學、美術、廣播、大眾藝能、藝術振興、評論、媒體藝術11個部門。
鄧益民,西安臨潼人。西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韓國世翰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作品《遙遠的歌》《厚土高秋》入選第八、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及國內外多種重大美展畫展數十次,榮獲美術大獎20余項。其中,2012年榮獲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頒發“中國大使館獎”、1996年榮獲日本產業經濟新聞社頒發“日本產經新聞社獎”等。
本次榮獲藝術領域,日本文部科學大臣獎,是因為鄧益民教授,在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領域的寫生實踐研究探索作品,取得的突出成就。
獲獎理由
鄧益民教授幾十年如一日,遵循中國畫藝術創造規律,堅持當代水墨人物畫的寫生實踐與創作研究,潛心深挖傳統,深入生活,立足民族,立足時代,立足自我,中西結合,南北兼容。他總是帶著深度思考和探索課題,進行寫生實踐,并畫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審美性和個人筆墨語言的優秀寫生作品。以實際行動,推動了當代水墨人物畫藝術和高等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
鄧益民教授認為:寫生是當代水墨人物畫從傳統到生活、從傳統到當代、從中西到南北兼容、從藝術創造和審美能力提升到創作之間連通的、不可或缺的唯一藝術橋梁。鄧益民教授一直強調:傳統是靜態的,生活是鮮活而日新月異的。為了藝術不會陳陳相因,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為了“筆墨當隨時代”與時代審美一起脈動。為了創造出高品質,具有審美價值,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水墨人物畫,就必須堅持寫生。鄧益民教授還認為:寫生是把傳統和生活融化為自我的過程,寫生的過程是發展傳統、認識生活、發現自己、融入時代的過程,寫生也是創作方式的一種。
鄧益民教授的水墨人物畫寫生理念和身體力行的寫生精神,以及精湛的寫生作品,在當下顯得特別珍貴而有價值,值得倡導和學習。新世紀以來,水墨人物畫重傳統,重創作而輕視專業造型基礎和寫生訓練這一關鍵環節,已非個別現象。長此用照片替代寫生進行創作,必將重蹈清代畫壇陳陳相因的歷史覆轍,所以,他的理念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鄧益民教授敬畏藝術,獻身藝術,具有強烈的藝術使命感和精品意識,力克浮躁,甘于寂寞不為功利所動。潛心水墨人物畫的藝術本體的實踐與研究,理論與實踐并重,進行了大量的寫生實踐,探索推動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藝術的再發展。并在水墨人物畫藝術的多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顯著的成就。有新思考,新發現和新總結。以上是他獲得此獎的主要原因。

鄧益民水墨人物寫生系列之留學生 2018年

鄧益民教授課堂寫生示范中
鄧益民教授簡介
鄧益民,西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韓國世翰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遙遠的歌》《厚土高秋》入選第八、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寒天》入選首屆全國中國花鳥畫展覽,《壯歌》入選第三屆中國體育美術展覽,《乍暖還寒》人選第三屆全國當代工筆畫大展(特邀)等國內外重大展覽數十次。榮獲全國大展賽一等獎,二等獎,優秀獎,佳作獎;獲省美展獎若干次;獲國際大展中國大使館獎、日本文部科學大臣獎,日本產經新聞社獎,加拿大楓葉獎優秀特別獎等美術獎20余項。在權威期刊《文藝研究》發表論文4篇,CSSCI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應邀多次出國訪問、講學、舉辦個人畫展。
原文鏈接:http://www.ccdy.cn/portal/detail?id=d5e12128-c306-43a7-a331-356965ef5ef0&categoryid=&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