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單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民族工作部門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推出高水平的民族研究優秀成果,加快形成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為新時代民族工作決策服務,根據《國家民委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獎辦法》等有關規定,國家民委決定開展第五屆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民族研究學術論文、論著類)評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評成果
(一)參評成果形式:集體成果和個人成果。
(二)參評成果范圍: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人員公開發表的與民族研究相關的學術專著和論文。屬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公開出版或發表,經實踐檢驗產生了重大社會效益或學術影響且之前未申報的,也可申報,但此時期的申報數不得超過本單位申報總量的20%。教材、譯著、資料匯編、工具書等不在申報之列。
(三)參評成果要求:1.每個申報集體或個人,限報1項成果;學校對參評成果進行初審、擇優推薦,論文和著作每類限報15項。2.申報人須是申報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同一申報人只能申報1項成果。3.多人合作的集體成果,由第一作者申報。4.以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發表的成果,須附1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稿。5.已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的成果不得參評,獲得其他省部級科研獎勵的成果須注明,并提交有關證明材料。
二、獎勵辦法
(一)評獎種類:論文類和著作類。
(二)評獎等級:兩類分設三個等級,分別是一、二、三等獎。
(三)獎項數額:本屆評獎的獎勵名額不超過280項。根據報送情況和成果質量確定各類別和各等級的數量。
(四)獎勵方式:對獲獎者頒發“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民族研究學術論文、論著類)”證書,不發放獎金。
三、申報步驟與要求
(一)登錄國家民委網站(www.seac.gov.cn)查詢通知要求,下載《第五屆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民族研究學術論文、論著類)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按要求填寫表格和整理參評成果。
(二)提交申報材料,主要包括:《申報表》2份(1份由院系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1份不簽字不蓋章);參評成果1式3份(論文至少有1份原件,復印件用A4紙雙面復印、左側裝訂;著作為出版原書3份);其他相關證明材料1份。
(三)提交時間:申報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5日下午17:00前,請以單位形式統一報送。需將申報一覽表、申報表電子版發送至skccgk@nwu.edu.cn,紙質版提交至社科處7421辦公室。
(四)學校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和初評,簽署申報意見,加蓋單位公章,并集中統一郵寄。
四、工作聯系方式
聯 系 人:社科處成果科
聯系電話:88309035
附件:1.第五屆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民族研究學術論文、論著類)申報表
2.第五屆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民族研究學術論文、論著類)申報一覽表
社會科學科研管理處
2025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