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各相關單位:
根據陜西省社科聯《關于開展陜西省第十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工作的通知》(附件2,以下簡稱“通知”)工作安排,陜西省第十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工作已正式啟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項設置
陜西省第十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成果形式分為著作類、論文類、智庫報告類。
二、參評范圍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我省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或者成果署名單位在我省區域內的個人或者集體完成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我省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或者成果署名單位在我省區域內的個人或者集體完成的,但未申報第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省外的個人或者集體,接受省委省政府委托,研究陜西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其研究(調研)報告可以申報。
三、成果形式
1.我省作者為第一作者,公開出版且第一次印刷的著作(含專著、編著、譯著、工具書、志書、古籍整理出版物、科普讀物等);
2.我省作者為第一作者,公開發表的論文(網上發表除外);
3.智庫報告(含公開出版的智庫類著作、論文、調研報告、研究報告、決策咨詢報告等,以及未公開發表,但對決策資政、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價值或參考借鑒作用的調研報告、研究報告、決策咨詢報告等);
4.我省作者為第一作者,公開發表且主要觀點為中文首發的外文成果。
四、參評要求
1.一項成果只能在一個受理單位申報,不得多渠道申報。
2.個人獨立完成的成果,限報1項,可增報1項與他人的合作成果。僅有合作成果的,限報2項。
3.合作成果,必須由前三名作者共同署名申報。
4.多卷本專著,以最后一卷的出版時間為準統一申報。叢書不可整體申報,其中獨立完整的著作可單獨申報。論文集不可申報,其中獨立完整的論文可單獨申報。已故作者成果可由其著作權繼承人申報。
5.申報成果及相關證明材料須提供兩套,其中一套須作匿名處理。智庫報告均須提供轉化應用證明,其中,調研報告、研究報告、決策咨詢建議等類型,須同時提交結項證書或完成時限證明。外文成果須附主要觀點是中文首發的證明材料。譯著(文)須附原著(文)。已出版的外文專著須附中文摘要,已發表的外文論文須附全文中文翻譯。在國外電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須提交加蓋受理單位公章的DOI號查詢證明。以少數民族語言公開出版的著作須附中文摘要,論文須附中文翻譯。
五、申報程序
1.系統填報(7月1日-7月14日)
申報人在“陜西省社科評獎申報與管理系統”(http://yjyproc.sxrcfz.org/yjyresults/a/login)完成注冊(全部成果作者均需注冊,已注冊作者的無需重復注冊),按照要求填報成果信息。社科處成果科適時在系統中進行形式審查,并提交省評獎辦系統審核。
2.形成正式申報材料(7月15日-8月5日)
經省評獎辦系統審核通過的成果(系統狀態為“省評獎辦通過”),方可按照以下要求,制作正式申報材料:
(1)從系統導出審核通過的《申報表》,按照《申報表》、證明及支撐材料(目錄詳見系統)順序膠裝成一冊。雙面打印,一式兩份,其中一份須作匿名處理。
(2)著作類成果須提供原書2冊(套)(不再退回,其中1份作匿名處理);學術譯著須附原著,外文專著須附中文摘要;
論文類成果須提供原期刊1份(不再退回);境外期刊如無原件,需提供文章的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號碼,同時登錄DOI驗證網站(http://www.doi.org/)輸入DOI號碼進行驗證,并打印驗證頁面,外文論文須附中文全文翻譯;
智庫報告類成果需要提供報告原件2冊(不再退回,其中1份作匿名處理),智庫報告類成果需提供結項證書,智庫報告的申報時間具體以結項時間為準。
3.校內公示(8月6日-8月13日)
按照“通知”要求,對我校所有推薦成果進行為期7天的校內公示。
4.正式報送(8月14日-8月27日)
社科處將經公示的正式申報材料報送省社科聯。
其他未盡事宜,請與社科處成果科聯系。
聯 系 人:張 彤 賀 袁
聯系電話:88308192
電子郵箱:wenkeky@nwu.edu.cn
社 科 處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