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有關單位、教師: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論述,圍繞咸陽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心工作,強化創新驅動、熱點聚焦、應用導向,選擇一批具有前瞻性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在實地調研、數據收集、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發展思路,扎實推進科技創新理論研究,為咸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支持。省社科聯根據《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和《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合作研究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與咸陽市科學技術局合作設立“2022年度咸陽市科技創新軟課題”研究項目,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指南
(一)重點項目
1、咸陽市科技創新生態體系構建研究
研究內容:根據全市科技創新水平綜合指數,監測咸陽各縣市區科技創新環境建設發展情況,構建全面、完善、合理的指標檢測體系,根據指標的各項指標數值,采用科學測算方法,測算各市區縣科技創新環境建設能力。
2、咸陽中醫農業發展模式研究
研究內容:明晰中醫農業的內涵與特色,挖掘咸陽發展中醫農業的優勢,分析咸陽農業生產發展現狀,研究發展咸陽中醫農業產業的路徑等,為未來政府制定咸陽農業生態綠色發展相關政策提供參考。
3、咸陽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機制研究
研究內容: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圍繞科技創新與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以財政科技投入為引導、金融投入為補充,以鼓勵科創類基金、借貸設立為抓手,不斷整合科技、金融、企業和社會資源,為持續深入推進科技創新打造堅實金融屏障。
4、咸陽市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監測及分析研究
研究內容:對咸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營收、研發投入、知識產權和科技人員等進行科學分析,綜合排名,完成對咸陽市科技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及秦創原建設進行監測及分析研究,形成數據分析報告,為咸陽高質量發展和打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提供輔助決策。
5、推進咸陽市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策略研究
研究內容:全面分析咸陽市高新區發展現狀,總結提煉工作亮點與可推廣的典型經驗,精準挖掘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基于內外部發展環境變革的新趨勢,借鑒國內其他先進高新區發展成功經驗,提出推進咸陽市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方案設計、路徑選擇和策略建議。
6、加快咸陽市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研究
研究內容: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和創新發展需要的科技服務體系,加快全市科技服務業發展,打造科技型企業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建設,激發全市科技創新活力,全力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7、咸陽市技術合同及科技成果產出與轉化趨勢研究
研究內容:對咸陽技術合同類型、技術交易方、知識產權、科技成果來源、成果轉化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明晰咸陽技術市場發展特點、優勢與不足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成效?;跀祿治鼋Y果,提出咸陽市發展技術市場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對策建議。
(二)一般項目
1、推動西安-咸陽創新驅動一體化路徑研究
2、秦創原建設背景下咸陽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研究
3、“雙碳”目標下咸陽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4、“揭榜掛帥”機制對咸陽科技創新效能的影響機理研究
5、咸陽市縣兩級科技服務能力提升研究
6、咸陽市科技局數字化管理及服務能力提升研究
項目申報人在所列示的項目指南中選擇題目進行申報,不可自擬題目。
二、項目申報
本項目為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項目申報依托單位申報,不受理個人或個人聯名申報。
(一)申報條件
1.項目申報人須具備下列條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具有高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職務)或博士學位。已承擔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且未結項的不得申報。
2.項目依托單位須符合以下條件:在相關領域具有較雄厚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實力;設有科研管理職能部門;能夠提供開展研究的必要條件并承諾信譽保證。
3.各依托單位須加強對申報工作的組織和指導,嚴格審核申報資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實性、項目組的研究實力和相關條件等,并簽署明確意見。
(二)申報資料
申報項目須按照要求如實填寫《2022年度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申報書》(一式三份)、《論證活頁》(一式六份)及匯總表,在規定時間內報送至社科處項目科7414辦公室。電子版《申報書》、《論證活頁》及匯總表(申報書及論證活頁以WORD文件格式,匯總表以EXCEL格式)一并報送至指定郵箱(詳細地址見后)。
三、項目立項
本項目由省社科聯和咸陽市科技局組織相關專家組成評審組進行立項評審。評審采用匿名方式,主要考察項目綜合研究能力,包括項目團隊研究人員組成、項目設計、研究方法、預期目標、相關成果等,擇優確定。評審結果按規定程序審批后,由省社科聯下發立項通知并頒發《立項證書》。
四、項目經費
本項目具體資助經費以立項審批后的經費為準。資助經費由省社科聯在項目立項后一次性撥付至項目依托單位賬戶。
五、項目結項
(一)本研究項目周期為:2023年6月底為研究周期,7月15日前結項。項目結項需書面提交3-5萬字的項目研究報告及2000字左右的研究成果摘要;電子版同時報送。
(二)省社科聯、咸陽市科技局共同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項目結項成果評審,項目評審合格后,按照相關程序辦理結項手續。
六、成果使用
省社科聯、咸陽市科技局對成果擁有所有權、使用權。項目組成員擁有項目成果的署名權。項目組在公開發表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學術成果時,應注明本課題立項名稱及項目編號等信息。
七、有關要求
(一)申報項目時要如實填寫材料,并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
(二)咸陽市科技局根據需要參與課題過程管理,協調指導課題組開展相關工作。省社科聯、咸陽市科技局不定期督導項目進度與質量。
(三)項目負責人在項目執行期間要遵守相關承諾,履行約定義務,按期完成研究任務;獲準立項的《申報書》視為具有約束力的資助合同文本。除特殊情況外,最終研究成果須先鑒定、后出版(發表),出版(發表)時需注明系“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字樣,未經省社科聯、咸陽市科技局同意,項目組及成員不得對外發布研究成果。
(四)項目負責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將予以撤銷:
1.項目研究成果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2.剽竊他人成果,弄虛作假;
3.研究成果與批準立項的項目研究設計明顯不符;
4.結項成果首次鑒定為不合格,經修改后二次鑒定仍不合格。
被撤銷項目的負責人3年內不得申請省社科聯研究項目,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記錄,并從省社科聯專家庫中剔除。
(五)項目申報時間為2022年7月16日,逾期不予受理。電子版請發送至電子郵箱(備注姓名與申報專項名稱“咸陽科技創新軟課題”)。
未盡事宜,請及時與社科處聯系。
聯系人:屈岳松
聯系電話:88308194
郵箱:skcxmk@nwu.edu.cn
社科處
2022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