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轉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2024年第3期應急管理項目<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政策研究>申請說明》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一、項目類型和意義說明

為了對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重大管理問題快速做出反應,及時為黨和政府高層決策提供科學分析和政策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1997年特別設立了管理科學部應急管理項目。該項目主要資助在已有相關科學研究基礎上,運用規范的科學方法進一步開展關于國家宏觀管理及發展戰略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和關鍵性問題的研究,以及經濟、科技與社會發展實踐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的研究。應急管理項目每年啟動3-5期,資助若干方向的研究。

根據學部對于應急管理項目的一貫指導思想,應急管理項目應從“探討理論基礎、評介國外經驗、完善總體框架、分析實施難點”四個方面對政府決策進行支持性研究;研究成果要具有針對性、及時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要注重科學方法的應用和實際數據/資料/案例的支撐,切忌空洞的討論和沒有實證根據的結論。應急管理項目的承擔者應當是在相關研究領域已具有深厚學術成果和數據/資料/案例的積累、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具有實際應用價值成果的專家。

應急管理項目實行滾動立項,全年接受項目建議。歡迎國內外各領域專家和國家宏觀管理部門從國家戰略高度提出具體的項目建議。項目建議書應針對立項課題的國家現實需求、迫切性與必要性、國內外研究進展、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預期研究目標和政策效果等提出明確具體的觀點、證據和建議,并對國內現有研究基礎和研究隊伍進行分析。

二、2024年第3期應急管理項目《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政策研究》申請指南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要“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建立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收費機制,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公立醫院新體系、新趨勢、新效能、新動力、新文化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各類重要文件的出臺,我國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進入了重要的機遇期。

公立醫院作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主體,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自2009年啟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公立醫院改革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效。然而,一方面相對于人民群眾對健康服務的需求以及對公立醫院發展的要求,我國的公立醫院改革還面臨諸多挑戰。當前多數公立醫院發展模式仍以規模擴張為主,高質量地協同發展任重道遠;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補償機制和公立醫院治理的多部門協同機制有待優化;調動積極性的績效考核與薪酬制度需要完善;醫防割裂的局面亟待扭轉。另一方面,在數智化創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新質生產力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將在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重塑醫療服務模式、推動運營管理精細化與智能化、控制運行成本、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等方面產生巨大效能。

因此,如何在保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同時,實現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成為改革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本項目旨在圍繞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探討技術賦能、治理優化、政策協同、機制創新,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設計提供有效支撐。具體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總課題: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與政策框架設計

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是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重要部署。在加快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進程中,需要結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健康中國建設的實際需要,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遵循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規律,設計科學的公立醫院改革政策框架,助力公立醫院可持續地高質量發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分析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歷程、未來發展趨勢,明確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特征;(2)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分析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主要挑戰和問題;(3)通過關鍵指標設計和數據分析等方法,梳理國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經驗、國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經驗,揭示公立醫院公益性與高質量發展之間的內在機制與聯動關系;(4)設計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的政策體系,提出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策略建議。


子課題1:數智技術賦能多層次醫療保障下的公立醫院運營機制

隨著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性不斷提升,新質生產力賦能公立醫院運營管理,正推動優質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朝著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方向發展。然而,多層次醫療保障下的公立醫院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結合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有效控制運營成本、切實保障服務質量、持續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數智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深度應用,為公立醫院在降本增效、管理升級、運營優化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契機,有助于公立醫院在多層次醫療保障框架下實現高質量發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研究不同醫保支付方式下公立醫院運營成本(含后勤等全成本體系)的控制機制;(2)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構建公立醫院數智化運營機制以實現醫療質量控制、服務效率提升、技術自主創新;(3)研究數智技術賦能多層次醫療保障下的多方主體協同聯動機制,優化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下公立醫院生態韌性,提出實現公立醫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平衡的策略建議。


子課題2: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區域協同發展的均衡模式與策略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改善醫療資源配置公平性,推動優質資源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向省域內副中心城市延伸,推動城市醫療資源向縣級延伸、縣區醫療資源向城鄉基層延伸,以實現協同發展勢在必行。在優質醫療資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的背景下,亟需研究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區域協同發展的均衡模式,提升優質醫療服務能力。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分析多場景下優質醫療資源的輻射效應與馬太效應的作用機理和具體表現;(2)研究數智醫療技術對優質醫療資源共享與協同發展的賦能機制;(3)構建優質醫療資源差異化共享及區域協同發展的均衡模式;(4)提出優質醫療資源共享與區域協同發展的可持續價值創造策略。


子課題3:以績效為基礎的公立醫院財政補償機制與政策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健全政府健康領域相關投入機制,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務需求的責任”。然而,我國醫療衛生財政投入規模雖逐年增加,現行的財政補償方式仍以定額撥款、差額補助為主,存在財政保障機制待優化、激勵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問題。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財政補償機制,對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義。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研究以公益性為前提,以科技創新、健康新質生產力等因素為主導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績效體系,比較國際范圍內公立醫院財政補償的制度;(2)測算中國各級、各類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償規模和水平,分析財政補償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探索如何優化財政補償機制;(3)以績效為基礎,突出公益性目標,提出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地區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償策略與政策。


子課題4: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設計與政策

“以人為本”始終是公立醫院建設與發展的核心理念,科學的薪酬制度是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背景下,既要保障公益性,又要調動積極性,優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成為亟待研究的科學問題。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醫院薪酬制度的國際比較分析和國內改革試點經驗總結,研究公益性導向下我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2)探討公立醫院包括固定薪酬、績效薪酬在內的不同薪酬體系的激勵約束效應;(3)針對不層次公立醫院的功能定位,提出優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的政策建議。


子課題5:醫防協同和醫防融合的機制與策略

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公立醫院不僅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也是重大疾病監測預警的主要陣地。特別是新發突發公共衛生不確定性風險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健康與安全,亟需打造富有韌性、高效協同的醫防系統,創新醫防融合機制,以增強重大疾病監測預警能力、全方位保障國民健康和社會穩定。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通過大數據分析,評價醫防協同系統韌性,創新包括資源協同配置、信息共享在內的醫防協同機制;(2)研究數智賦能的公立醫院醫防融合機制創新,提升重大疾病監測預警水平;(3)提出我國公立醫院醫防協同、醫防融合的實現路徑與策略建議。

三、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2.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

正在博士后流動站或者工作站內從事研究工作、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申請本項目。

(二)申請限項規定。

1. 本項目不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總數2項的范圍。

2. 申請人同一年度一般只能申請1項專項項目(含應急管理項目)。

3. 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應急管理項目尚未結題的人員,不得作為主持人或參與人申請此次應急管理項目。

4. 遵守《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的相關要求,避免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復資助。

(三)申請注意事項。

1. 本項目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截止時間為2024102116時。研究期限為10-12個月(202411-202510月)。項目啟動6個月后進行中期檢查與階段成果的交流。應急管理項目的研究成果最終體現為政策建議報告、媒體報道、研究報告、專著及學術論文等形式。應急管理項目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將以政策報告作為評價的重點,最終形成的研究報告應圍繞所形成的政策報告進行撰寫,具體內容應包括:提出的政策報告或建議,支撐政策結論和建議的理論、方法、數據、邏輯等。

2. 鼓勵并優先資助團隊整體申請本項目。要求申請人將本項目作為一個整體來申請,其中包含1個總課題和5個子課題,并分別提交項目總體申請書和各子課題申請書,在研究內容中應明確說明本課題與其它相關課題之間的關系,加強各課題之間的合作。總項目負責人需在申請書中介紹子課題分工情況,并附上“整體申請項目承諾函”(附件),子課題無需提供承諾函。對不能組織團隊整體申請,但對某一子課題確有研究優勢的單份申請也有可能獲得資助,該申請獲準立項后申請人將歸入整個項目團隊。

3. 自然科學基金委接受申請書后將組織預評審。接到答辯通知的項目團隊,總項目負責人須親自參加答辯,不按時參加答辯者視為自動放棄申請。經評審組專家評議,管理科學部計劃擇優資助一個團隊(評審組專家可能會擇優組合團隊)。每個子課題資助直接經費不超過20萬元,總課題資助直接經費不超過30萬元。

4. 擬申請項目的申請人到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在線填寫2024年度申請書,申請代碼選填“G04”,資助類別選填“專項項目”,亞類說明選填“研究項目”,附注說明選填“管理科學部應急管理項目”。正文部分按照“申請書撰寫提綱”撰寫。申請人應嚴格按照本項目指南發布的課題內容撰寫,各課題名稱應與上述6個課題名稱保持完全一致,否則將不予受理。

5. 申請人要嚴格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和《資金管理辦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算表編制說明》等的要求,根據“政策相符性、目標相關性、經濟合理性”的基本原則,結合項目研究實際需要,編報項目預算。

6. 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后,務必在20241016-2024102116時期間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grants.nsfc.gov.cn)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總課題提供的整體申請項目承諾函和各課題申請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有關證明信、推薦信和其他特別說明要求提交的紙質材料原件),全部以電子掃描件上傳。

7. 依托單位應對本單位申請人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規性進行審核,對申請人編制項目預算的政策相符性、目標相關性、經濟合理性進行審核,并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申請材料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具體要求如下:

1)應在項目申請截止時間(2024102116時)前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無需報送紙質申請書。項目獲批準后,將申請書的紙質簽字蓋章頁裝訂在《資助項目計劃書》最后,一并提交。簽字蓋章的信息應與電子申請書嚴格保持一致。

2)依托單位完成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的逐項確認后,應于申請材料提交截止時間前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上傳項目申請清單和本單位科研誠信承諾書的電子掃描件(請在信息系統中下載模板,打印填寫后由法定代表人簽字、依托單位加蓋公章;若當年集中申請階段已上傳本單位科研誠信承諾書的電子掃描件,則不用再重新提交),無需提供紙質材料。材料不完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不予受理。

四、咨詢聯系方式

1. 填報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可聯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中心協助解決,聯系電話:010-6231 7474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負責接收申請材料,如材料不完整,將不予接收。聯系電話:010-6232 8591

3. 其他問題可咨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三處

聯系人:胡老師 吳老師

電話:010-6232 7153010-6232 7152 郵箱:hujm@nsfc.gov.cn

學校科技處計劃項目科聯系方式:8830 2962likeky@nwu.edu.cn


科技處

202498


< 上一篇

關于轉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2024年第3期應急管理項目<老齡化背景下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路徑與影響機制>申請說明》的通知

關于轉發《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專項項目指南—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基礎理論與政策研究》的通知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