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接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通知,為貫徹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和《陜西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2017-2030年)》等文件精神,加快培育我省中醫藥中青年科研創新團隊,提升我省中醫藥科研原創能力,進一步在秦創原建設中促進我省中醫藥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省中醫藥管理局決定在全省組織實施中醫藥“雙鏈融合”中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建設項目,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方向
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按照“雙核驅動、協同發展”模式,運用多學科理念、方法技術與手段,從中醫藥基礎與臨床、中藥創新和醫療器械裝備等方向進行跨學科協作研究。為打造我省秦創原中醫藥文化傳承高地、創新研發高地、人才聚集高地、健康服務高地、高端裝備研制高地提供科技人才支撐。
(一)中醫藥理論的現代化論證研究。
研究中醫理論起源的思想文化及科學基礎,分析和揭示中醫理論形成與發展的內在規律;研究構建結構合理、層次清晰、概念明確、表述規范,能夠指導臨床、體現學科內在規律的中醫理論體系框架。如中醫某某癥候的物質基礎研究、中醫藥防治亞健康人群機制研究,用現代科學闡釋中醫藥理論。
(二)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通過真實世界、循證醫學等手段開展臨床中醫、中西醫結合研究,揭示相關疾病臨床療效產生的機制和規律,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中醫理論,提高臨床救治水平。如某論治、某某方通過某某通路對某種疾病的作用研究,中藥類臨床用藥(君藥中含有“秦藥”品種)臨床療效、安全性評價和作用機制研究。中醫藥抗疫相關研究等。
(三)中藥現代創新研究。
選擇功效相同的一類中藥為研究對象,探索建立基于傳統功用的中藥藥性研究的思路與方法,解析中藥藥性理論的科學內涵,豐富創新中藥藥性理論,為臨床遣藥組方、提高療效奠定理論基礎。如“秦藥”(中藥類)種植研究及質量控制研究;特色炮制工藝及機理研究;“秦藥”(中成藥類)和中藥院內制劑生產工藝關鍵技術提升和二次開發研究。基于傳統功用的中藥藥性理論關鍵科學問題。
(四)中醫藥智能醫療器械裝備制造研究。
中醫藥智能醫療器械裝備制造研究。探索建立我省中藥現代化智能制造新模式,將中藥智能制造與中藥現代化有機融合,實現中藥系統化的創新。開展基于中醫診療原理的智能化、數字化、集成化醫療設備關鍵技術研究。如智能中醫針灸治療、中醫健康診查、中藥智能分揀加工設備等。
二、申報條件
(一)團隊研究要聚焦國家健康中國戰略和陜西中醫藥“十四五”發展需求,有明確的、可持續的主攻方向。每個團隊不超過兩個研究方向,人數(含負責人)為5-7人。
(二)團隊負責人應在本單位科研第一線全職工作并具有博士學位及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年齡不超過50歲,成員平均年齡不得超過40歲(截止2022年5月31日)。鼓勵全省中醫藥中青年骨干人才庫成員組團申報,團隊負責人只能參加一個團隊,團隊成員至多可以參加兩個團隊。
(三)支持跨學科組建,開展交叉研究。創新團隊應是合作基礎上自然形成的研究集體,具有相對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關心的科學問題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礎,對簡單拼湊的“團隊”不予支持。
(四)有良好的實驗平臺支撐。創新團隊原則上應依托省級及以上部門設立的重點實驗室、研究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為依托,具有良好的實驗條件和工作氛圍。
(五)有優勢明顯的學術水平。創新團隊的學術水平在全國同行中應具有明顯的優勢,團隊帶頭人近3年應獲得過省部級獎勵或者承擔過國家級項目,年均至少有1篇CSSCI論文。
(六)具有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創新團隊目前有承擔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以及與企業合作攻關的項目,并且項目研究領域要與團隊的發展方向相契合。
三、建設目標
(一)總體目標:爭取列入省部級更高一級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
(二)具體指標(資助期內):
符合下列條件中的1-5條中的3條,第6、7條為必備條件:
1.被列入省部級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
2.在建設期內承擔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或重大項目(含課題)或人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者承擔省部級課題5項。
3.以團隊成員為第一作者發表相關領域CSSCI論文10篇,或者被SCI收錄的論文2篇。
4.以團隊成員為第一完成人獲得政府類省部級獎勵1項或者廳局級一等獎1項。
5.創新團隊依托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申請到更高一級研究平臺資質。
6.資助期內至少應組織開展一次具有一定規模的全國性學術會議。
7.圍繞“雙鏈”研究方向,攻克擬解決的重點技術難題,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或者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等,進一步服務我省中醫藥臨床,增加經濟社會效益,提升中藥技術水平在國際國內的地位。
四、擬資助周期及數量
中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建設項目資助周期為3年,本資助周期內擬資助10個團隊、每個方向資助2-3個團隊建設。年度擬資助金額不少于10萬元/個。
五、其他要求
(一)請各有關單位高度重視,經單位討論、審核、評審,擇優推薦。并按照優先級別排序,填寫《中醫藥“雙鏈融合”中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建設計劃項目匯總表》(附件1)。各單位申報團隊數不超過2個。
(二)請根據通知內容要求,如實填寫《中醫藥“雙鏈融合”中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建設計劃項目申請書》(見附件2),并做好專家評審相關(PPT形式)準備。對于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直接取消申報及立項資格。
(三)請各單位于6月12日前,將《中醫藥“雙鏈融合”中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建設計劃項目匯總表》(附件1,一份)、《中醫藥“雙鏈融合”中青年科研創新團隊建設計劃項目申請書》紙質材料(附件二,一式五份,A4紙打印、普通裝訂成冊,包住書釘,不需另外包裝),按照要求報送省科技處計劃項目科,電子版(附件1,附件2)發送至電子郵箱:likeky@nwu.edu.cn,逾期不予受理。
六、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88302962
聯 系 人:王遠棟
郵箱地址:likeky@nwu.edu.cn
科技處
2022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