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關于組織開展202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根據《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做好202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陜科函〔2022172號),202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開始。請各單位組織教師和科研人員客觀分析、總結已完成的科學技術成果的實力狀況(即創新性、學術水平、實用價值、社會經濟效益等綜合因素),積極推薦報獎項目。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名要求

2022年陜西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提名工作,采取提名專家、提名單位(統稱提名者)提名的方式。提名者應遵守提名規則和程序,對提名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并在提名、協助答辯和異議處理等工作中承擔相應責任。省科學技術獎其他獎種提名事宜,另行通知。

(一)專家提名

1.陜西省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下同)、2012年(含)以來國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獲獎人(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獲獎人、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獲獎人,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可每人獨立提名1項省自然科學獎或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2012年(含)以來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17年(含)以來省科學技術獎二等及以上獎等第一完成人,可2人(含)以上聯合提名1項省自然科學獎或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3.提名專家應在陜全職工作,年齡不超過70歲(院士不超過75歲,以出生年月計);應在本人熟悉的學科領域和學科專業(二級學科)內進行提名;不得作為本年度提名項目完成人,不參與本年度省科學技術獎評審活動。聯合提名時,列第一位的為主責專家,提名項目的建議授獎等次應不高于主責專家所對應的獲獎等次,與項目候選人同一法人單位的提名專家不得超過1人。

(二)單位提名

1.每個提名單位一般可提名1項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提名單位需建立科學合理的遴選機制,對所提名的項目進行認真審核后擇優提名,數量不限。

3.各地市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的提名工作;省級相關部門和有關企業、學術組織負責本系統的提名工作。

4.中共陜西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專用項目的提名工作。

提名者對評審專家有回避要求的,應提交《回避專家申請表》(附件1),詳細說明申請回避的理由,提供證明材料并加蓋提名單位公章或提名專家簽名。

(三)提名等級

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設一等獎、二等獎兩個等級,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個等級;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不分等級。

專用項目設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分一等獎和二等獎兩個等級。

提名省科學技術獎一、二、三等獎的項目,實行按等級標準提名、獨立評審表決的機制。提名者應當嚴格依據省科學技術獎的標準條件,說明提名項目的貢獻程度及等級建議。提名項目提交后建議等級不得變更。

提名項目等級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種情況。評審專家嚴格實行定標定額評審,遵照評價標準評審,分別對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獨立投票表決。提名“一等獎”評審落選項目不再降格參評二等獎,提名“二等獎”評審落選項目不再降格參評三等獎。

(四)提名項目(人選)的基本條件

提名項目(人選)必須符合提名手冊中明確的有關要求外,還須滿足以下條件:

1.省自然科學獎提供的代表性論文論著應當于2020531日前公開發表,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應當于2020531日前完成整體技術應用(涉及土木建筑工程類的項目應提交整體工程驗收報告,應在此時間前完成)。

2.省自然科學獎項目的完成人應當是提交的主要論文專著的作者;省技術發明獎項目必須取得已授權發明專利,且前三位完成人應當是授權發明專利的發明人(發明人少于三人時除外)。

3.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為一個提名項目的完成人。

4.2021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前三完成人不能作為本年度省科學技術獎提名項目完成人。

5.2020年度和2021年度連續兩年經評定未獲獎的項目(人選),不得以同樣技術內容和材料提名本年度省科學技術獎。

6.列入國家或省部級計劃、基金支持的項目,應當在項目整體驗收后提名。

7.提名項目應當進行科技成果登記。

8.用于支撐本年度省科學技術獎提名項目的標準、專利、論文、著作(含計算機軟件)、動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應為本項目獨有,且未在已獲國家和省部級科學技術獎項目或本年度省科技獎其他提名項目中使用。

9.涉及國家法律法規審批的相關領域提名項目,如:新藥、醫療器械、動植物新品種、農藥、化肥、獸藥、食品、通信設備、壓力容器等,在未獲得有關主管行政機關批準,或行政審批時間未滿兩年(2020531日后審批)的不得提名。

10.在陜連續工作不少于5年且每年在陜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的外籍人士(202211日前累積時間),可作為主要完成人提名本年度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的須提供全職在陜工作證明。

11.提名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候選人(或組織),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中,圍繞23條省重點產業鏈成果轉化成效明顯,近5年獲得過“中國政府友誼獎”或“陜西省三秦友誼獎”的優先推薦。

12.嚴格科研誠信要求,原則上科研工作管理人員一般不得作為項目完成人。

(五)提名程序

1.提名申請

專家提名的,提名前由主責專家通過本人電子郵箱向我辦提交申請,同時抄送其他提名專家和項目聯系人(申請格式見附件2,文件標題為“提名專家姓名+獎種+獎等”)。

單位提名的,由省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將獎勵管理系統生成的提名單位管理賬號發至各提名單位;提名單位管理員通過賬號登錄系統生成本單位各獎種提名號,分配給項目完成單位,在截止日期內填報提名材料。

2.提名項目(人選)公示

提名單位應通過網絡或書面進行公示;提名者應督促項目完成人所在單位進行公示,公示內容需按照提名手冊(見附件3)的要求進行,公示時間不少于7個自然日。公示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核實處理后再次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方可提名。公示情況需在網絡提名截止前上傳到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管理系統。

專用項目在規定范圍內公示,公示情況以書面形式報送省委軍民融合辦。

二、提名書填寫要求

(一)通用項目

通用項目提名書包括電子版和紙質版。電子版提名書通過“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管理系統”在線填寫完成,紙質版提名書由系統生成的電子版打印,電子版提名書與紙質版提名書應嚴格一致,未通過系統生成自行編寫的不予受理。

提名書主件所填內容應與附件中各類佐證材料有相互對應的印證關系,提名書附件應根據主件內容對應整理,并在系統中上傳。書面提名書中須提供原件(蓋有公章或親筆簽名)的部分(如專家提名意見、完成人合作關系等),可用原件替換電子版提名書對應頁面。

紙質提名書主件與附件材料合訂成冊,不需另加封面,單雙面打印均可。提名書主件彩色打印,附件復印件一律采用A4規格,如原件是彩色的一律使用彩色復印件。

各提名項目完成人于2022617日起憑提名號登錄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管理系統,按照要求在線填寫、提交。登錄路徑:陜西省科學技術廳官網(http://kjt.shaanxi.gov.cn)——點擊“科技業務”欄下方“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管理系統”——憑提名號登錄填寫。

(二)專用項目

根據保密要求,專用項目提名書按照《202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提名工作手冊》中模板下載后填寫提名書紙質材料,并按照電子版附件要求準備紙質附件材料。

三、提名材料報送要求

提名者應按規定做好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提名材料的審核、報送工作。

(一)報送方式

1.專家提名的,須提供紙質提名書原件1份,由提名專家直接或委托工作人員報送至省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

2.單位提名的,以正式公函的方式報送提名材料(各地市提名單位由當地人民政府辦公廳發文并加蓋公章),由提名單位工作人員報送至省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

3.專用項目按省委軍民融合辦公室要求報送。

(二)提名材料

1.通用項目(人選)

包括:提名函1份,內容應包括提名項目公示情況及結果,提名項目匯總表(由系統導出,匯總表為多頁的,每頁均應加蓋提名單位公章),公示情況包括公示時間、內容、方式、范圍、結果等。未進行提名前公示和未說明公示情況的不予受理;紙質提名書2份(含原件1份),科普項目需附2套科普作品;打印的提名書必須與電子版內容一致。提名書、附件及匯總表電子版1份。通用項目(人選)提名材料不得有任何涉密內容。

2.專用項目

專用項目由省委軍民融合辦統一受理。包括:提名函1份,內容應包括提名項目公示情況及結果;提名匯總表1份(含提名單位、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獎種類型及等級、項目聯系人、聯系電話)。紙質提名書1份,打印的提名書必須與電子版內容一致;提名書、附件及匯總表電子版1份(刻錄保密光盤)。提名單位應認真做好保密安全工作,確保提名工作各個環節符合國家保密要求。

四、時間安排

根據省科技廳要求,專家申請提名截止時間為202261217時,經審核符合提名要求的,發送提名號和密碼。省科技獎勵管理系統開放填報時間為202261717時。

(一)申報備案。610日前,申請人或團隊聯系人與科技處成果科聯系,備案申報信息并加入聯系人微信群(詳見文后二維碼)。

(二)校內公示。617日前,項目組需要將公示材料(電子版)發送至成果科郵箱,學校組織公示7個自然日。

(三)校內形審。627日前申請人組織提名材料,填寫書面版《陜西省科學技術獎推薦書》(按照202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手冊要求填寫),準備相關附件,辦理完成成果登記,提交提名材料1份至科技處審查。

以上未盡事宜,請與科技處成果管理科及時聯系。歡迎各位老師就獎勵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我們交流,我們將熱忱為您服務。

通知原文及提名書等附件詳見省科技廳通知。原文鏈接:https://kjt.shaanxi.gov.cn/kjzx/tzgg/268662.html

五、聯系方

聯系人:李立、張亞鴿

聯系電話:029-88308032

報送郵箱:chg@nwu.edu.cn

報送地點:長安校區7429辦公室


科技處

202261




< 上一篇

關于2022年度征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考察需求的通知

關于轉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征集中國石油上游領域基礎研究關鍵科學問題及重點研究任務的通知》的通知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