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位:
根據《西安市科學技術局關于組織2022年度西安市重點實驗室認定申報的通知》有關要求,為做好我校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類別
西安市重點實驗室根據依托單位和研究性質,分為學科類、企業類(含軍民共建類)。
依托高校和市屬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可申報學科類重點實驗室。重點支持高校結合“雙一流”學科建設,面向國際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前沿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以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重點,聚焦提升源頭創新能力,聚集和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為推動西安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支持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依托重點學科、優勢專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開展疾病防治和醫學技術研究,提升我市社會公共服務能力。
二、認定條件
(一)研究方向與定位
研究方向明確,定位清晰,符合國家和陜西省,特別是西安市經濟、社會與科技發展戰略目標,聚焦“6+5+6+1”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開展學科前沿、交叉領域研究的能力,并具備與企業合作,開展應用開發和成果轉化的良好基礎。
6+5+6+1”現代產業體系: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醫藥6大支柱產業集群;人工智能、5G技術、增材制造(3D打印)、機器人、大數據與云計算5大新興產業;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軟件和信息服務、會議會展6大生產性服務業;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二)基礎條件與投入
應具備一定規模的科研實驗條件、基礎設施和經費保障。其中:科研用房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科研儀器設備原值不少于1000萬元;近三年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經費投入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
(三)人才隊伍建設
重點實驗室應有一支數量合理,結構優化、學術水平高、學風嚴謹、創新意識濃厚、相對穩定的科技創新隊伍,固定科研人員總數不少于15人,且高級職稱以上人員不少于5人。
重點實驗室應有人才培養能力和引進機制。學科類重點實驗室近三年培養碩士以上人才不少于70名,其中博士以上不少于10%。
(四)科研能力與成果
應在同領域研究中具有顯著技術優勢和雄厚科研實力,具有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在行業或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能引領同類學科或行業發展,并能為西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攻關提供支撐。
學科類應有重點學科支撐,且近三年承擔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及橫向科研項目10項及以上,總到賬經費不少于500萬元,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的高水平代表作10篇及以上,獲得專利受理及軟件著作權不少于15個,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個及以上,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或有影響力的社會力量科學技術獎不少于1項。市屬高校和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條件可適當放寬。
(五)學術交流與開放共享
重點實驗室應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對產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儀器設備開放共享,近三年承辦學術會議不少于3次;提供開放共享服務不少于5家單位或50批次。
(六)管理與運行
實驗室管理規范,組織機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管理落實到位,近三年未發生環保、安全、知識產權以及學術不端等不良行為。
重點實驗室主任由依托單位聘任在崗在職人員擔任,應具有正高級職稱或為企業高層技術人員,在本行業或領域內有一定知名度,年齡不超過60周歲,每屆任期5年,一般連任不得超過2屆,每年在重點實驗室工作時間不少于8個月。
學術委員會組成人員不少于7人,學術委員會主任由依托單位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非依托單位人員)擔任,其中依托單位的人員不超過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三、注意事項
(一)申報前請仔細閱讀對照認定條件,對達到全部認定條件的方予以推薦申報;
(二)市級重點實驗室優先支持圍繞我市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并注重產學研融合的創新平臺;
(三)國家、陜西省以及我市已經立項建設或授牌的重點實驗室不再重復認定;研究方向與各級已有重點實驗室相同的不再重復認定。
四、申報流程及要求
西安市重點實驗室認定材料要求線上和線下同時填報。請有申報意向的團隊務必于2022年3月15日(周一)12:00前與科技處基地管理科電話溝通報備,并按照通知相關要求如實填寫《西安市重點實驗室認定申報書》(見附件),于2022年4月6日(周三)12:00前將申報書及相關附件紙質材料以A4格式雙面打印(一式七份),統一簡裝成冊,報送至科技處基地管理科(長安校區7號樓418室),電子版發送至jidi@nwu.edu.cn。逾期不予受理。
聯系人:楊瑞 88302814
原通知鏈接:http://xakj.xa.gov.cn/kjdt/tzgg/620df16ef8fd1c0bdc80d6fa.html
附件:
西安市重點實驗室認定申報書.doc
科 技 處
2022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