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投入經費設立聯合基金,在商定的科學與技術領域內共同支持基礎研究。
聯合基金旨在發揮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引導與整合社會資源投入基礎研究,促進有關部門、企業、地區與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合作,培養科學與技術人才,推動我國相關領域、行業、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從2018年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有關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以下簡稱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以下簡稱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強化統籌管理,統一經費使用,統一發布指南,統一評審程序,統一項目管理、同時,圍繞行業部門中關鍵科學問題與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出資設立聯合基金,推進形成具有更高資助效能的新時期聯合基金資助體系。
聯合基金是自然科學基金的組成部分,有關項目申請、評審和管理按照《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等相關管理辦法執行。
此次《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發布的聯合基金包括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NSAF聯合基金、“葉企孫”科學基金、民航聯合研究基金、氣象聯合基金、鐵路基礎研究聯合基金、地震科學聯合基金、核技術創新聯合基金和NSFC-云南聯合基金等。其他聯合基金項目指南將陸續在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上發布。
據統計,2021年各聯合基金共發布指南方向數1225個,共收到項目申請3858項,資助重點支持項目869項(資助率高達22.52%),已經連續兩年超過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規模(2021年度批準資助科學基金重點項目740項,資助率為18.89%)。
請單位根據指南方向組織相關教師積極開展申報工作,為協助各項目負責人作好項目申報,學校對此次聯合基金指南方向進行了整理,請各位老師參考指南方式,并以聯合基金申報指南為指導開展項目申請工作。
一、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申請注意事項
(一)申請人應當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二)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
(三)本聯合基金面向全國,公平競爭。對于合作研究項目,應當在申請書中明確合作各方的合作內容、主要分工等。集成項目合作研究單位的數量不得超過4個,重點支持項目合作研究單位的數量不得超過2個。
(四)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聯合基金項目”,亞類說明選擇“集成項目”或“重點支持項目”,“附注說明”選擇“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申請代碼1”應按照本聯合基金項目指南要求選擇,“申請代碼2”根據項目研究領域自主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領域信息”根據項目研究領域選擇相應的領域名稱,如“生物與農業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根據項目研究方向選擇相應的方向名稱,如“1.板栗營養組分及其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的變化規律研究”。
(五)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聯合基金項目相關的國家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六)資助項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發表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軟件、專利、獲獎及成果報道等,應當注明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資助和項目批準號或做有關說明。自然科學基金委與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寧夏等二十三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同促進項目數據共享和研究成果在當地推廣和應用。
(七)指南方向
1.生物與農業領域(19個省區市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2967.htm)
2.環境與生態領域(17個省區市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2967_page3.htm)
3.能源與化工領域(12個省區市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2967_page5.htm)
4.新材料與新進制造領域(21個省區市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2967_page6.htm)
5.現代交通與航空航天領域(3個省區市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2967_page10.htm)
6.電子信息領域(18個省區市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2967_page10.htm)
7.人口與健康領域(21個省區市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2967_page13.htm)
(八)聯系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與政策局
聯系人:李志蘭 劉權
電話:010-62329897,62326872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聯系人:郭鳳桐 王紅
電話:010-66154813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石金磊 李志國
電話:0311-8581822,585826688
山西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楊先鋒 張強
電話:0351-4049920,4084395
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趙遠亮 呼都特
電話:0471-6328714,6328716
遼寧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郭丹 劉佳
電話:024-23983421,23983330
吉林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唐喆 孫曉輝
電話:0431-88971017,88950386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許崇春 王福成
電話:0451-82624361,82632603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錢昊 徐敏
電話:0571-88212603,88212789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王積成 孫斌
電話:0551-62659625,64696835
福建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黃初升 吳穎
電話:0591-87882425,87881662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張駿 王鐘偉
電話:0531-66777035,66777058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秦穎男 楊夢琳
電話:0371-65908672,65816266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李慧 王錦舉
電話:027-87133631,87135791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周玉林 任樹言
電話:0731-88988701,88988850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文曉蕓 夏奇峰
電話:020-83163881,83163877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莫長林 黃婷
電話:0771-26187952631652
海南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東方 王飛
電話:0898-65220165,65343316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
聯系人:陳恒 馮光鑫
電話:023-67605997,67600060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葉平 豐偉
電話:028-86710230,86671925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白坤朝 羅丹
電話:0891-6825650
甘肅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陳錄元 梁云升
電話:0931-8828052,8735067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趙長建 瞿文蓉
電話:0971-8244525,8234543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聯系人:朱金傳 楊國榮
電話:0951-5032628,5032168
二、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申請注意事項
(一)申請人應當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二)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
(三)本聯合基金面向全國,公平競爭。鼓勵申請人與聯合資助方下屬研發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對于合作研究項目,應當在申請書中明確合作各方的合作內容、主要分工等。集成項目合作研究單位的數量不得超過4個。重點支持項目合作研究單位的數量不得超過2個。
(四)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聯合基金項目”,亞類說明選擇“集成項目”或“重點支持項目”“附注說明”選擇“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申請代碼1”應按照本聯合基金項目指南要求選擇,“申請代碼2”根據項目研究領域自主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領域信息”根據項目研究領域選擇相應的領域名稱,如“石油化工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根據項目研究方向選擇相應的方向名稱,如“1.深層海相頁巖氣富集與流動機理及開發新技術”。
(五)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聯合基金項目相關的國家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六)資助項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發表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軟件、專利、獲獎及成果報道等,應當注明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資助和項目批準號或作有關說明。自然科學基金委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等九家企業共同促進項目數據共享和研究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七)指南方向
1.石油化工領域(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1.htm)
2.核能與核技術領域(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1_page2.htm)
3.新型電力系統領域(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1_page2.htm)
4.航天領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1_page3.htm)
5.人工智能領域(中國電科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1_page4.htm)
6.電子信息領域(中國移動發布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1_page5.htm)
(八)聯系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與政策局
聯系人:李志蘭 劉權
電話:010-62329897,62326872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
聯系人:郝士博 袁霞光
電話:010-59968781,59968795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
聯系人:黃海霞 傅國友
電話:010-59986018,59986062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
聯系人:丁亮 孫茂華
電話:010-84527425,84522014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戰略與科創部
聯系人:王文奮 王宇飛
電話:0755-84431326。84431812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技部
聯系人:周翔 嚴勝
電話:010-66597859,66598593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創新管理部
聯系人:謝明磊 魯躍峰
電話:020-36621629,36625718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
聯系人:穆京京 李志平
電話:010-68370722,68767529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質量部
聯系人:張林超 陳亞菲
電話:010-68207184,68207364
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技術部
聯系人:常婧云 杜倩
電話:010-52686688-2335,52686688-1321
三、其他聯合基金(參考指南原文與指南方向)
(一)NSAF聯合基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2.htm)
(二)核技術創新聯合基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8.htm)
(三)民航聯合研究基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4.htm)
(四)氣象聯合基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5.htm)
(五)鐵路基礎研究聯合基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6.htm)
(六)地震科學聯合基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7.htm,)
(七)“葉企孫”科學基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3.htm)
(八)NSFC-云南聯合基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9.htm)
四、其他要求
此次聯合基金申請其他要求與學校發布的《關于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有關事項的通知》(http://www.chinpac.com/info/1207/25754.htm)中的要求一致,學校科技處計劃項目科聯系方式:8830 2962,137 7251 9715,likeky@nwu.edu.cn。
科技處
2022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