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2021年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充分發揮科技工作者的生力軍作用,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技人員創新爭先熱情,建立服務科技工作者“雙創”持續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型企業孵化,助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助力我省高質量發展,2021年,省科協、省發改委等將繼續舉辦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名稱

2021年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

二、參賽條件

(一)參賽對象

我校教師和在讀博士生均可報名參加此次大賽。

(二)參賽資格

1.參賽項目須是高質量、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新技術、新成果,有核心技術,擁有樣品、樣機或產品。

2.參賽項目有孵化、轉化、產業化及融資需求。鼓勵有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其它各類機構投資或者有投資意向的科技成果參賽。

3.參賽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須明確知識產權歸屬。涉及職務發明的需要取得本單位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授權,且不存在泄漏國家秘密的情形。非職務發明參賽項目的創意、技術、產品及相關專利歸屬參賽團隊,與其它任何法人或自然人無產權糾紛。

4.再次取得重大技術創新或應用前景更加成熟的往屆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可繼續參賽。

(三)大賽領域

大賽分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材料與工程、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農業科技等6個領域:

1.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

2.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軍民融合技術及產品、無人機、裝備制造等;

3.生物醫藥:包括智能醫療、健康診療、中醫藥及醫療器械、醫藥大健康、檢驗檢測試劑、防疫防護等;

4.材料與工程:包括新材料、機械、建筑、工程、檢驗檢測設備等;

5.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包括能源、石油、化學、化工、生態、環保等;

6.農業科技:包括食品及添加劑、農業科技及產品等。

三、大賽激勵

1.投資資金池:20億元以上;投資基金支持:50萬~1000萬/項。

2.對于早期項目將獲得專業孵化機構的創業指導及孵化服務,包括辦公空間、市場拓展、知識產權咨詢、工商稅法等支持。對于具有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前景和投資意向的優秀項目,將有機會獲得風險投資。

3.大賽設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組織獎。

4.本次大賽評委、創業導師由各領域知名創業企業家、行業戰略投資者組成;決賽對接組合參賽者的科技資源與企業家的產業資源,推動項目落地轉化。

5.眾多國家級媒體、省內外知名媒體對大賽進行全程報道,深入宣傳“雙創”先進個人及團隊,有效提升產品、技術的曝光度。

四、配套支持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為大賽提供優惠扶持政策及資源包(詳見附件)。

五、項目推進步驟

1.6月25日前

項目征集與申報階段

2.7月下旬,省賽復賽。

復賽采用線下評審方式進行。邀請行業技術專家和風險投資專家評委初步考察技術可行性及投資價值。復賽優秀項目進入決賽。

參加決賽的項目將由組委會免費進行賽前培訓,以提高參賽項目質量。

3.10月中旬,省賽決賽(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決賽按參賽領域分6個組,分別組織。

(1)決賽第一階段:現場問辯

各組根據現場問辯情況,結合項目申報書,按決賽項目40%比例評出進入決賽第二階段項目。未進入決賽第二階段的項目獲得本次大賽三等獎。

(2)決賽第二階段:路演答辯

各組按決賽項目總數10%評出大賽一等獎,按決賽項目總數30%評出本次大賽二等獎。

路演采取“10+5模式”(即項目PPT展示10分鐘,與評委進行互動5分鐘),項目PPT展示主要圍繞“產品核心技術及自主知識產權、商業模式、市場需求、融資需求、團隊組成”幾個方面簡要闡述。

六、項目申報

1.請各參賽團隊于6月22日前,通過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申報系統(http://sxsscds.shetuan365.cn/#/)進行項目申報(申報前需先注冊)。網上申報通過后,將通過系統打印的紙質版(一式一份),于6月23日前將電子版發送至kexie@nwu.edu.cn,紙質版報送另行通知。

2.大賽申報系統沒有設置學校管理賬戶,請各申報團隊在確定申報后及時與校科協或單位科研秘書聯系。

3.大賽工作微信群:“2021年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請各推薦單位及參賽項目團隊及時加入該群,便于賽事工作溝通及交流。

學校聯系電話:88302252 18091190921

省科協聯系電話:63917192 18089276747

技術支持:張慧13771570816

附件:優惠扶持政策及資源

科技處 校科協

2021年4月28日

< 上一篇

陜西省高校科協青年人才托舉計劃 (2022-2023)擬推薦項目公示

關于轉發《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白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合作交流項目指南》的通知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