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易班”大學生網絡文化節的通知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愛國奮斗、建功立業的時代精神,不斷豐富和發展校園網絡文化,學校決定舉辦“易班”大學生網絡文化節。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義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主線,以網絡文化作品傳播為載體,通過網上系列活動的開展,弘揚主旋律、禮贊新中國、傳播正能量、濃厚報國志,進一步豐富校園網絡文化內容供給,著力推進新時代學校網絡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與深化,全面提升學生網絡素養,共同守護好網上精神家園。

二、活動主題和內容

以“致敬七十載,奮進新時代”為主題,充分利用網絡及新媒體作品的創作傳播渠道,鮮活呈現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祖國輝煌成就,學校建校117年來巨大發展及個人成長故事,生動表達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爭做有時代責任和民族精神的“西大網紅”。

三、活動時間與對象

20191125日至121日,全體在校學生

四、組織方式

本次活動依托“易班”平臺,采取原創作品申報評審、集中展現的方式開展,學生通過“易班”平臺“網絡文化”模塊申報個人作品,院(系)進行審核推薦,學校采取線上及現場展示評比方式,最后對獲獎作品及個人進行表彰,獲獎作品將進行推送、播放。

五、作品征集

本次文化節共設立攝影、短視頻、動漫、網文、音頻5類作品評比,所有參賽作品須為2017年以來原創作品。作品征集截止時間:20191120日。

各類作品具體要求如下:

1.攝影作品

作品要求:按祖國風貌、時代寫照、校園風采、社會紀實、創意攝影、圖片故事六個類別征集,以圖片文件提交,格式為JPEG,單張圖片大小在1024PX以內,每組作品不超過6張,文件總大小不超過10MB。每件作品作者限2人,可配1名指導教師。

2.短視頻作品

作品要求:積極向上、充滿青春活力,弘揚愛國奮斗精神短視頻作品。視頻文件格式為MP4,畫面清晰,聲音清楚,重點內容可配字幕,時長小于5分鐘,文件小于50MB。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可配1名指導教師。

3.動漫作品

作品要求:畫稿要求基于A4尺寸(210mm×297mm)紙張創作的作品,畫稿四周請保留各2cm空白,畫面要求清晰、標明頁數;基于計算機或移動設備的新媒體作品,應符合手機動漫行業標準等規范。提交電子圖片格式要求為JPEGRGB圖,分辨率100 DPI(作品入選后,需另外提交TIFF文件)。閱讀順序應根據個人習慣選擇從左到右。動畫短片作品須為AVIMOVMP4格式原始作品。作品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作品時長原則上在5分鐘以內。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可配1名指導教師。

4.網文作品

作品要求:從抒發愛國情懷,樹立報國志向,解析社會熱點,倡導網絡文明,分享成長故事等角度,撰寫內容健康向上、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網絡文章或網絡文學作品。體裁不限,鼓勵創新,字數不超過2000字,允許在文章中配圖表。標題為黑體、二號、加粗,正文為宋體、四號、單倍行距。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

5.音頻作品

    作品要求:征集音頻誦讀作品,體裁不限,可包含詩歌、散文、小說、故事等多種類型,鼓勵誦讀習近平總書記金句和原創作品。報送音頻作品統一采用MP3格式,時長不超過5分鐘,須提交音頻原文。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內,可配1名指導教師。

六、作品提交

參賽人員在規定時間登陸易班平臺“網絡文化”作品審批模塊,填寫個人及作品相關信息,以附件的形式上傳作品,各院(系)審批推薦參賽作品,學校將統一組織評選。

七、評選表彰

學校組織有關專家、干部和學生代表組成評選工作組,統一對作品進行評選。各類作品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若干,設院(系)優秀組織獎若干。對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授予榮譽證書,并獎勵相應獎品。

八、作品展示

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學校將通過各類校園媒體平臺陸續予以展示、推送與播放,并通過頒獎會等形式予以集中展示、播放,特別優秀的作品還將推薦到校外重要媒體進行推送與播放。

九、有關說明

1.參評作品嚴禁剽竊、抄襲,作品提交者應確認擁有作品的著作權,關于剽竊、抄襲的具體界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規定,提交作品著作權等相關事宜。

2.參評作品應緊扣主題,體現學生的全新創意和獨特視角,內容積極、健康向上,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參評作品風格、形式不限,參賽者需對所提交參賽作品的原創性負責。

3.參評作品的版權和著作權等相關事宜,由申報人負責,組織方經授權,擁有對參評作品進行宣傳推廣、展覽出版的權利。

4.根據實際情況,經評審專家合議,個別獎項可空缺或者調整名額,組織方擁有最終解釋權。

、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廣泛動員,擴大網絡文化節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做好組織指導和推薦工作。

2.要把網絡文化節開展與本院(系)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結合,發揮優秀網絡文化產品教育人、引領人、凝聚人的積極作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確保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3.要充分利用這次活動以點帶面、營造氛圍、強化宣傳、形成聯動,發揮好線上線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合力。

聯系人:王綺綺,聯系電話:88308831

 

 

 

學生工作部(處)

                                  2019116

< 上一篇

關于2018-2019學年本科生優秀學生標兵、優良學風班集體(宿舍)公開答辯的通知

關于第二屆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獎助學金擬推薦人選的公示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