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科研團隊研制出文物掃描“神器” 為兵馬俑“掃臉” 建模時間縮至分鐘級

近日,西北大學科研團隊研制出了一種新型的文物掃描儀,大大縮短了文物數據采集建模時間。這種掃描儀學名是文物外觀快速采集建模裝置,是西北大學的科研團隊利用機器視覺與機械臂等技術,花費二年時間研發而成。

文物外觀快速采集建模裝置由轉盤、機械臂以及兩個文物外觀數據采集模塊組成。西北大學文化遺產數字化國地工程中心主任耿國華表示,25年來,中心共研制了三代掃描儀,各解決不同的國家重大需求。第一代針對公安部顱面復原的需求,第二代主要解決瓷器的高反光問題。第三代掃描儀文物外觀快速采集建模裝置面向館藏海量文物的快速采集建模需求,主要特點是智能化、自動化、高精度。

傳統方法幾何與紋理是獨立采集的,需要大量的后處理操作。第三代掃描儀中幾種采集設備同時協調工作、協同處理,實現了幾何與紋理的同步采集,通過計算調整機械臂,實現快速定位與快速采集數據,提高了速度和精度,采集建模由數小時縮短為分鐘級,精度可達0.05毫米。

“以兵馬俑為例,該裝置兩只靈活的機械臂對兵馬俑模型局部進行拍照、掃描,幾分鐘的時間,電腦上就出現了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形象。這種數字化采集方式顯著提升了采集效率,如果用傳統建模加貼圖方式采集可能需要半天,后處理時間更長。”耿國華教授說。

“文物外觀快速采集建模裝置也可用在支持文物研究與展示,在國家博物館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中,它也將派上大用場,也可以為文物傳播和傳承做一些貢獻。”耿國華教授說,目前正在研制第四代、第五代掃描儀,滿足文物快速建模的需求。

原文鏈接:西北大學科研團隊研制出文物掃描“神器” 為兵馬俑“掃臉” 建模時間縮至分鐘級 (xiancn.com)

西北大學科研團隊研制出文物掃描“神器” 為兵馬俑“掃臉” 建模時間縮至分鐘級 (xiancn.com)

< 上一篇

西北大學科研團隊研制出文物掃描神器 “掃臉”兵馬俑 建模時間縮至分鐘級

陜西秦嶺首次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蕎麥葉大百合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