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首屆)華大基因創新班詮釋校企合作

2018級(首屆)華大基因創新班合影

在華大基因集團實習

在華大基因集團做實驗的學生

2022年畢業季,2018級(首屆)華大基因創新班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全班29名同學中,有24人保研或考研成功。其中20人分別保研至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等高校或科研機構(4位直博生,16位碩士生);4人考研成功,3人錄取至中國科學院大學,1人錄取至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4人決定出國深造,開拓視野;1人工作。

校企合作,尋覓更多可能性

2018年1月10日,西北大學與華大基因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共建醫學院等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在人才培養方面提出依托雙方人才培養的創新機制和教學資源優勢,嘗試參考基地班標準設立華大基因創新班,校企聯合培養人才。

華大基因創新班班主任付愛根教授說:“西北大學與華大基因集團的合作共建是一種優勢互補,生物科學人才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生物科學領域前沿研究機構攜手開展校企合作,實行產、學、研一體化是培養科研應用型人才的必然選擇。”

創新班由24名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3名生物科學基地班和2名生物科學類專業的同學組成,學制為四年,班級成員在完成三年本科教育后,會赴深圳華大基因集團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工作。

“加入華大基因創新班給了我們接觸前沿科技的機會,更讓我們能夠將理論很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去,進而有助于研究方向的選擇。”學習委員呂搏瓊說。

實習期間,他們會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研究領域,大多人的研究方向都與在學校時的不同,這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在學校時,老師會給予相對清楚的指引,工作卻更注重結果,具體過程與步驟需要自己反復實驗,仔細琢磨推敲。

華大基因會開設免費的線上課程供同學們自主學習,還會不定期邀請一些領域專家以及知名高校教授來做學術會議,使得同學們有機會和行業里的知名人士進行溝通交流,給他們提升眼界、深入學習學科知識的機會。

在華大基因的實習讓創新班的同學們受益良多。華大基因整體的科研方向與生物信息有關,會要求科研人員使用生物信息學軟件、編程技術去處理問題。但在本科階段,學院沒有開設相關課程,這就要求他們自學相關技術。

付愛根提到,在華大基因集團實習的同學們能接觸到更先進的實驗設備,能進行更前沿的科學研究,因此更能調動科研熱情。此外,在華大基因集團他們能接受為期一年的培養,時間充沛,相比在校能進行一個相對完整的科研項目追蹤。“對基因組學以及生物信息領域感興趣的同學來說,來華大基因集團實習將會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華大基因創新班的同學們說。

學院支持,科研競賽雙豐收

得益于導師培養機制,華大基因創新班的29名同學在很早就通過自主選擇導師及課題明確了科研方向。生命科學學院鼓勵本科生自主選擇導師,而非強制性安排,使得大家能最大限度跟隨喜歡的老師研究感興趣的課題。

同為趙鵬老師課題組的本科生,姚佳俊和劉德瑞霖對核桃逆境相關基因家族進行相關研究,憑借該項目成功獲得第二屆陜西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特等獎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并分別以第四、第五作者的身份在genes期刊上發表文章。

生命科學學院的老師們會結合各類競賽為學生介紹科研項目申報的各個流程階段。學院科協也會面向本院學生招募科研項目成員,幫助同學們找到感興趣的科研項目。此外,學院特色社團iGEM,專門協助對全球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感興趣的同學們備賽,華大基因創新班的王若舟同學作為該社團的成員之一,曾兩次參與iGEM大賽,并在2021年擔任隊長帶領團隊獲得全球金獎的好成績。

依靠學院的支持與保障,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創造創新,華大基因創新班的同學們在科研與競賽中獲得“雙豐收”,斬獲了包括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第二屆陜西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特等獎、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結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銅獎等多種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類競賽的多個獎項。

科研中他們也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當沒有辦法獨立解決時,大家會一起商量,嘗試運用不同的思路。有時因為研究的領域和方向比較新,沒有前人總結的經驗與科學方法,研究思路會被阻塞,他們就通過網上檢索信息,閱讀大量英文文獻來找尋思路。“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我們常常不會局限于生物學,也會運用借鑒其他學科的信息和模型,做學科交叉的嘗試。”張安琪說。“在科研過程中我們也認識到學好基礎學科的重要性。我們曾遇到很多用線性代數、力學、統計學的相關知識去解決問題的情況。”姚佳俊說。

團結互助,班級氛圍輕松愉悅

付愛根還提到,華大基因創新班的同學們進一步學習的愿望都十分強烈,憑借著優異的成績,最終班級獲得保研率68.97%的好結果。保研階段,即使同學們不在校內,老師們依然以各種形式提供一對一的指導,點對點解決大家遇到的實際困難與問題。

提到平日里班級同學之間相處的氛圍時,大家都相視一笑。“我們班的班級氛圍十分活躍,彼此就像一家人。在期末考試周時,互相分享復習資料是常態。”劉德瑞霖說。“我們班屬于學也能學得好,玩也能玩得好。班主任會不定期開班會,還會帶我們聚餐,大家的關系都很好。”付婉琪補充道。

生命科學學院輔導員郭佳惠說:“華大基因創新班整體的氛圍十分融洽,他們大多數同學都是來自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有深厚的感情基礎,大家相處起來很團結友愛。”

大二暑假,班級一起去旬陽壩進行野外實習。實習中,他們學習對野外動植物進行辨認、歸類與制作標本。作為大學里少有的團體活動,這次野外實習拉近了大家的距離。“大家能明顯感覺到我們班是一個集體,爬山時大家互相攙扶,做標本的時候相互合作。”付婉琪說。即使在野外遇到了蛇,在集體的陪伴下,歡聲笑語打敗了驚慌失措。

在華大基因集團實習時,創新班的同學們也會以集體為單位參加公司開展的團建活動。在排球團體比賽上,他們配合默契,攻防得當。每一次起跳,每一聲吶喊,都在體育場上激揚與回蕩,凝結成一段絢麗的回憶。

“生命至上,基因領航;生命不息,勇爭第一。”在太白校區大禮堂前的草坪上,2018級華大基因創新班的同學們口號激昂。風吹過他們學士服的衣擺,撫平了衣服上的折痕,卻撫不平他們在西大四年的難忘時光。

原文鏈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254.shtm

< 上一篇

“?全班29人24人成功讀研”沖上熱搜!剩下的5個人去哪了?

牛!西北大學這個創新班29人20人保研4人考研成功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