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杰:搭建多元合作研究平臺 建議設立省級“非遺研究重點研究基地”

今天(6月14日)上午,陜西省政協召開“延續歷史文脈 連接現代生活 深入實施非遺傳承發展工程”月度協商會議。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杰認為,近年來,西北大學圍繞服務建設文化強省戰略目標,依托優勢學科,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理論研究,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民生共享,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明顯成效。

王亞杰說,目前,西北大學已建立了體系化、特色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向人才培養機制;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成果;搭建起了專業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機構。

“下一步,學校將以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研究中心為主要平臺,進一步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研究機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普及和推廣工作,助力陜西省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王亞杰說。

在政策支持方面,王亞杰建議,設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重點研究基地”,搭建多元合作研究平臺,進一步匯集國內外知名大師和學者開展協同研究;設立重點研究專項,加大研究經費資助力度,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依托重大項目產出更多重大標志性成果。

同時,王亞杰還建議,應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數據庫建設,對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及影視戲劇腳本、工業美術作品等建立數據資料,推動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資源的整合共享,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提供更為充分的支撐條件。

原文鏈接:http://toutiao.cnwest.com/data/sxtt/share/news/2022/06/14/content_2267538.html

< 上一篇

西北大學中亞考古與人群演化研究重要進展:用古基因組數據繪制天山地區古代人類遺傳圖譜

用古基因組數據繪制天山地區古代人類遺傳圖譜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