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鳴鳳,絳帳弦歌。西北大學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2022年10月15日,西北大學將迎來120周年華誕。誠邀校友師生、社會各界共襄盛舉。百廿歲月,玉汝于成。學校創(chuàng)設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稱國立西北大學,康有為、魯迅講學于此,領風氣之先。1927年,改組為西安中山學院。
抗戰(zhàn)時期,西北聯(lián)大與西南聯(lián)大并轡而行,賡續(xù)中華文脈,徐誦明、黎錦熙、曹靖華、黃文弼、鄭資約等名師云集,棫樸作人,引一時之盛。
新中國成立后,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分出諸多科系參與組建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奠基西北高等教育格局。改革開放以來,以開放的胸襟和奮進的姿態(tài),面向國家和區(qū)域經濟建設主戰(zhàn)場,作育英才,繁榮學術,興學求強,以學報國。
進入新時代,聚焦“雙一流”建設,努力提升文化影響力和社會服務力,同祖國人民一起昂首闊步行進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春華秋實,桃李芬芳。產生了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侯外廬學派”、中國世界史研究領域的三大學術理論之一的“文明交往論”、中國五大地質學派之一的“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被譽為“中國的驕傲”的“侯氏變換”和“王氏定理”、秦嶺造山帶的“三板塊兩縫合帶、立交橋式三維結構”演化過程與動力學模型、破解達爾文進化論世紀難題的“三幕式寒武紀大爆發(fā)假說”;為接收南海諸島和劃定南海十一段線作出貢獻,完成《南海諸島地理志略》;主持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走出了29位兩院院士、4位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10位國際科研機構院士,涌現(xiàn)出“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羅健夫、全國重大先進典型侯伯宇、“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龔全珍等杰出校友,被譽為“中華石油英才之母”“青年經濟學家的搖籃”和“作家搖籃”。踔厲奮發(fā),踵事增華。新時代,西北大學以更開放的胸懷、更包容的氣度、更有為的擔當,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導向,推動“一院一策”綜合改革,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學校中亞考古隊,地質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考古學科入選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專項名單;產生了一批以“清江生物群”“大月氏考古”為代表的標志性成果;累計發(fā)表Nature、Science論文18篇;建設全國首個“碳中和”學院,復辦醫(yī)學專業(yè),在服務國家戰(zhàn)略、增進人民福祉中貢獻新的西大智慧和力量。奮楫篤行,蕩舟激流。西北大學120年的辦學歷程,是與國家民族榮辱與共、勠力同心的120年!是致力于傳承中華燦爛文明、追引世界科學前沿的120年!是涵育“公誠勤樸”“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強不息”文化精神的120年!是一代代西大人心懷赤誠埋首任事,以飽滿激昂的生命留下永久傳奇的120年!同心相應,同聲相和。120周年校慶,是學校百二十年辦學成就的積淀升華,更是激勵校友師生愛校興校、書寫情懷、振奮志業(yè)的榮耀盛典!期待關愛學校發(fā)展的各界人士、海內外校友歡聚學校,暢敘情誼,凝聚共識,共創(chuàng)大業(yè)。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原文鏈接:西北大學一百二十周年校慶公告 - 中國日報網 (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