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課難,搶座位也難 西大這門選修課“太搶手”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從秦漢到宋元明清,從木結構建到磚石建筑,從殿堂樓閣到橋梁城墻……在西北大學哲學學院教師袁志偉主講的《中國傳統建筑文化》選修課上,學生們可以感悟中華文化的精神底蘊,感受到中華傳統建筑文化的奧妙。不少學生表示,“袁老師的課太難搶了,不僅搶課難,搶座位也難。”

袁志偉任教于西北大學哲學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是佛教哲學、宗教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及少數民族思想史。從小對古建筑文化的熱愛與多年研究經驗,讓袁志偉堅持開設了本科生通識選修課《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擁有獨特歷史條件與地理位置,我們西北大學更應該成為建筑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從《峻極神工:中國傳統建筑之義》到《各具千秋:清代民居建筑與文化》,袁志偉用16講70節的內容,回顧了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歷史、演變、結構、形式、樣式和特點,講述了中國傳統建筑的發展史、建筑藝術和建筑所蘊含的思想文化。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傳統建筑文化,袁志偉還不斷創新,用趣味橫生的方式展現課程內容。在講到傳統建筑之美時,用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配文,一句一建筑,傳統建筑的詩意之美立現;在講述斗拱結構時,用動畫圖解展示,生動有趣;講明清建筑時,加入了建筑布局的風水;講軍事建筑時,加入了軍事知識……課余時間,袁志偉還經常帶著學生們“就近訪古”,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袁志偉說,正是通過這樣的實地走訪,才能課堂內容變得更加生動真實,為學生帶來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知識與實踐在那一剎那的碰撞與結合,讓我個人對建筑文化有了更深的體會和感悟。”

2018級文學院學生孟泓臻說,他在學習完一學期的課程后,只身前往山西大同進行考察,對古代建筑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古代建筑不是冰冷的磚瓦,而是穿越時代風雨,附有靈魂智慧的杰作。這門課程早已超出了本身的意義,是集地理、文化、歷史為一身的‘講壇'。”

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李競維也對袁志偉的選修課贊不絕口。“上完這門課以后,讓我對中國的傳統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無論在中國或者馬來西亞,看見中國傳統建筑時,都能用到基礎的古建筑知識。”

“我希望這門課不僅可以培養大家對傳統建筑文化的熱愛,更希望每一位西大學子秉持開放、平等、溫和的心理,遇到更好的自己。”袁志偉說。

原文鏈接:http://toutiao.cnwest.com/data/sxtt/share/news/2021/11/12/content_1982144.html

< 上一篇

復刻舊時光 西北大學生活記憶館亮相

復刻舊時光 西北大學生活記憶館亮相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