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西北大學不斷健全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體系,形成了政治育人、思想育人、組織育人和隊伍育人的黨建育人工作新格局,為一流本科人才培育提供堅實組織保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學校高質量發展。
把穩政治育人方向,厚植立德樹人根本
深化理論武裝,筑牢政治忠誠思想根基。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在理論學習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和戰略屬性,分層、分類做好黨員干部的理論學習、教育培訓和能力提升等工作,持續深化和豐富基層黨支部“365+12+X”黨員教育模式,引導全校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
把牢政治方向,完善黨的全面領導體系。充分發揮學校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對標新時代黨的建設“5+2”總體布局,實施領航、鑄魂、強基、淬火、凈化、架梁、清風“七項工程”,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黨章條例為遵循,指導21個二級院系制定修訂黨委會和黨政聯席會議事規則,強化黨委領導把關作用,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制定修訂《黨員教育管理辦法》《黨支部委員會工作細則》等30余項制度辦法,統籌指導各基層黨組織書記部署推進基層黨建、人才培養等相關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本科教育教學等方面的政治引領和保障作用。


突出深學細悟,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貫通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不斷完善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長效機制。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注重與鞏固主題教育成果緊密銜接,組織引導黨員干部原原本本研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著力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上下功夫,為推動本科教育教學等工作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學習研討交流和黨員干部輪訓,組織全校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科級及以下干部和其他黨員全員參與,實現學習全覆蓋,將全會精神轉化為政策、細化為措施、實化為行動。
夯實思想育人基礎,春風化雨培根鑄魂
強化戰略引領,繪制人才培育“全景圖”。由學校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黨校)牽頭抓總、黨委各部門協同配合,校內各二級黨組織、基層黨支部深入落實,構建“三級聯動”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格局。以處級干部為重點,針對中層干部、年輕干部、黨支部書記、黨務工作骨干和教學科研骨干等不同群體,每年分類實施培訓。三年來,組織處級干部參加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解讀等主題班次培訓846人次,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7期,參訓人員2225人次。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持續增強,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進一步提振。

深化政治淬煉,打造政治能力“訓練營”。以基本培訓為牽引,將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履職能力培訓、知識培訓等有機融合,著眼培養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分級分類分層分崗地開展我校干部教育培訓,增強干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處科級干部培訓全覆蓋。以干部日常工作需求為導向,近三年共選送44人次參加中央黨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省委及省委組織部等舉辦的各類學習培訓班,不斷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創新培養機制,搭建能力提升“新平臺”。主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積極探索教育培訓新模式,提高教育培養質量,制定黨校工作辦法、入黨積極分子集中培訓教學大綱等,將集中培訓與日常教育、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有機結合。充分利用黨建活動陣地、學科專業特色等優勢資源,開展紅色基地實踐教育、黨員教育“互聯網+”培育計劃等,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三年來,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培訓入黨積極分子8659人次,指導校內各黨委、各分黨校培訓發展對象4202人次,基層黨組織的觸角不斷延伸,在廣大師生中的影響進一步增強。
強化組織育人保障,精準賦能人才培養
深化貫通聯動,構建協同育人網絡。學校黨委始終把抓基層夯基礎抓在手上,不斷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不斷將黨建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和發展優勢。積極適應學校管理模式、辦學形式的新變化,建立優秀教師黨員聯系幫帶學生黨支部工作制度,推進黨支部進學生社團和公寓,探索黨建工作向最活躍、最具創新能力的組織拓展,構建“黨”“團”“學”組織聯動機制。發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進一步優化基層黨支部設置,依托重點科研團隊、課題組、實驗室等創新設置黨支部,對43個黨支部按專業方向、科研團隊進行優化設置,推動“黨建+科研”體系更優、活力更足。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實現“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全覆蓋,顯著提升了基層組織力與引領力,為推動教育教學、提升育人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校內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發展、總攬一流本科教育教學的工作格局持續鞏固。

創新示范矩陣,激活黨建乘數效應。聚焦“一黨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要求,重點支持和打造一批有思路、有特色和對高質量發展具有引領力和支撐力的黨建品牌活動,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近三年安排專項經費100余萬元,支持黨建創新項目200余項,催生了一系列工作成績突出、社會反響良好、引領作用顯著的特色活動。積極對標爭先,深化拓展新時代黨建“雙創”工作,促進黨建工作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工作深度融合,22個校內黨組織入選全國全省黨建“雙創”建設單位,1個教師黨支部入選全國高校“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切實發揮了培育創建單位的黨建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持續優化“西大先鋒”微信公眾號,打造“指尖”上的微黨建,截止目前累計推送相關內容500余篇,累計閱讀量超過55萬人次,有效擴大了基層黨建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嚴明紀律規矩,夯實組織保障體系。持續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牢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深化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圍繞“四治四興”糾治作風頑疾,制定8個重點方面42項具體任務清單,一體推進作風、教風、學風和校風建設,確保靶向不偏、精準有效。聚焦政治建設、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三個方面10個觀測點,全覆蓋參與32個校內二級黨組織年度處級干部和領導班子作風考核,推動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見行見效。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計劃,對全校317個基層黨組織進行全面摸底,逐一定級定標,分類制定爭先舉措,明確134項進位指標,通過召開專題培訓會、經驗交流會等,推動后進趕先進、中間爭先進、先進更先進,對標爭先氛圍日益濃厚。
激發隊伍育人功能,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樹立鮮明導向,激活內生動力。學校黨委明確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把“事業為上、人崗相適、人事相宜”作為任用干部的“風向標”,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三年來,學校調整任用中層干部72名,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干部支撐和人才支持。針對學科分布、教學科研、班子運行、意向人選等情況,深入開展分析研判,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科研單位行政領導班子換屆工作體系,高標準高質量推動中層行政領導班子換屆和補充配備工作,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堅實保障。
構建成長鏈條,強化實踐鍛煉。加大干部隊伍建設統籌力度,強化“墩苗淬火”實踐鍛煉。學校黨委出臺《關于加強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選拔優秀青年教師擔任機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助理方案》等文件,加大對“雙肩挑”干部的培養使用力度,進一步拓寬干部工作視野,完善優秀年輕干部日常發現和培養使用機制。三年來,學校共選派7名優秀干部人才到國家機關、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等掛職鍛煉,選派2名干部開展援疆援藏工作,選派3名干部投身鄉村振興工作一線,選派8名干部在校內相關職能部門掛職班子副職進行在崗鍛煉,選派30名機關干部、35名專任教師擔任院系兼職輔導員和學業班主任,努力推動形成“全員育人”的人才培養氛圍,持續激發辦學治校新活力。

織密監督網絡,筑牢廉潔防線。針對推進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問題,制定修訂《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程紀實辦法》《處科級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辦法》等,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流程。針對健全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問題,制定《擬交流提拔納入個人事項申報范圍干部首次填報細則》《處科級干部兼職管理規定》等,明確工作機制和管理監督職責,規范抓好干部隊伍日常管理。制定《處科級干部兼職管理規定》《處級干部因私出國(境)管理辦法》《領導干部護照等證件管理工作方案》等,加強干部兼職管理和證照管理,做好干部出國(境)備案工作。嚴格執行班子換屆經濟責任審計、干部離任審計、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強化監督力度,處級干部查核一致率逐年上升。
步履不停,奮進不止。學校將進一步聚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目標,不斷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責任擔當,引導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陜西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